• 杨杨小飞象 LV2 路人
    2楼
    呵呵
    6-13 09:10  来自广东
  • 杨杨小飞象 LV2 路人
    3楼
    呵呵
    6-13 09:39  来自广东
  •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 LV1 路人
    4楼
      市民您好!关于您反馈的情况,宝安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现将您的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当前宝安区2025年义务教育新生入学仍处于报名阶段,转学插班工作尚未启动,相关入学数据仍在收集当中。区教育局将综合考量片区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办学规模、学位供给能力等因素,在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和兼顾学校安全优质发展基础上,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切实保障户籍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入学权益。
      感谢您对宝安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查看更多问政答复请点击进入
    6-16 09:14  来自广东
  • 人海啊茫茫啊 LV1 路人
    5楼
    还没开始呢兄弟,你就开始叫了?教育是全体纳税人的,不是你买房人独享的。你知道国家政策导向是怎样的吗?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通知要求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况且今年秋季新增入读基本上都是宝安户籍。
    6-20 17:27  来自中国
  • 南阳布衣 LV1 路人
    6楼
    @牛马很辛酸 尊敬的 “牛马很辛酸” 网友及各位关注此事的居民:
    首先,理解大家对孩子学习与成长环境的关切,这是每位家长的初心。但关于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宝安学校增班一事,我们不妨换个视角,理性分析,而非简单质疑。
    一、规划调整是回应现实需求,并非 “强行”
    学校原规划是 42 班,并非你口中的36班。现因片区入住率提升,小一从 4 班增至 5 班,最终达 42 班 。这背后是适龄入学儿童数量增长的现实需求。 随着周边小区入住家庭增多,若不适当增班,会有更多孩子面临 “上学难”问题。教育规划本就需动态调整,以匹配人口变化,这是保障更多孩子 “有学上” 的必要举措,并非行政力量的 “强行干预”。
    二、“超负荷” 现象是发展中的阵痛,可协同改善
    帖子中提到操场拥挤、文艺汇演空间不足、午休条件变化等问题,这些确实反映出学校扩容之后的压力,但并非不可解决:
    空间利用:增班导致场地紧张,可通过优化校园空间布局(如错峰使用操场、改造闲置区域)、调整活动形式(文艺汇演分批次开展)缓解;
    资源补足:教育部门与学校可联动,争取资金投入改善硬件(如扩建操场、升级午休设施 ),同时挖掘教师潜力、引入校外资源,提升教学资源 “质” 与 “量”。
    这些问题是学校规模扩大过程中的阶段性挑战,通过家校协同、政企校合作,完全有改善空间,不应直接归因于 “增班错误”。
    三、教育决策有规可依,监督机制保障公平
    关于规划与管理依据:
    学校规划调整需遵循《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等法规,兼顾 “学位供给” 与 “资源承载”,增班决策是教育部门基于人口数据、法规标准综合研判的结果,绝非 “拍脑袋决定”;
    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既有内部绩效评估、合规审查,也有外部人大监督、社会反馈渠道。若对决策存疑,可通过合法渠道了解规划文件、参与听证,而非直接定性为 “强行增班”。
    6-23 14:10  来自中国